滿街的鮑師傅,到底誰是真的?
日期:2018-03-23 10:30:42 / 人氣: 0次 / 來源:未知
消費升級的年代,成為一家網紅店,是不少品牌夢寐以求的事情。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,開一家網紅店的壓力卻很大。對帝都網紅“鮑師傅”來說,最焦慮的莫過于打假。面對規模龐大的模仿者,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鮑才勝公司”)走上了艱辛的訴訟維權之路。
鮑才勝來自面包之鄉——江西省資溪縣,十幾歲開始做面包,畢業以后到河南鄭州、信陽,江蘇鎮江,安徽等地開面包房。
2004年他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面包房,取名本人姓氏“鮑”字,創立了“鮑師傅”品牌,并首創了肉松小貝這一品類。鮑才勝坦言,自己此前對品牌保護確實沒概念,2004年開的店,到了2013年才想起注冊商標來。“當時就是想把糕點做好了,顧客自然就認我的正宗門店了。但是沒想到現在‘鮑師傅’能這么火,也沒想到侵權能這么惡劣。”
鮑才勝表示,目前在北京他們公司開出的鮑師傅門店只有14家,算上全國也才26家。但是光是北京地區山寨的鮑師傅就有200余家。
鮑師傅的公司已經將另外一家以“鮑師傅總部”的名義開展連鎖加盟的公司,訴至北京、南京、杭州的法院,法院已經受理,最早的開庭日期是3月14日。“他們公司加盟宣傳中用的圖片,都是我們公司門店的排隊照片。”鮑才勝表示。被起訴的公司全稱是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易尚”)。該公司擁有微博、微信公眾號“鮑師傅總部”賬號,并在該賬號以及部分網頁中,開設鮑師傅連鎖加盟業務,單店加盟費用9.8萬元以上。據其網站的信息顯示,目前該公司已經有百家左右鮑師傅加盟店。
通過商標網查詢發現,易尚注冊的“鮑師傅”商標,是一個帶圍裙、打領結的男子頭像黑白繪圖以及“鮑師傅”三個字和其拼音的組合。該商標注冊的申請日期是2015年9月。而鮑才勝在面包、糕點品類中注冊的商標,就是楷體的“鮑師傅”三個字,注冊申請日期為2013年4月。
鮑才勝的代理律師認為,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雖然目前在飲料和餐飲類別中擁有“鮑師傅”商標,但是其開設的門店或加盟店卻并非以售賣飲料和餐飲服務為主,而是像鮑師傅門店一樣,以售賣糕點為主或只售賣糕點。此外,易尚還在面包這一品類注冊了其2015年申請的圖文組合商標中的圖形部分,并將這兩個類別不同的商標混用,以此來打法律的擦邊球,是不正當競爭。同時,鮑才勝也委托律師對易尚在餐飲以及飲料類的鮑師傅商標,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了“無效宣告申請”。
而我們了解到,一般法院支持的維權損失會從多角度統計,如同一區域內品牌的市場份額較上一年度相比份額的變化。此外,因周邊加盟店增多,導致區域內單店銷售明顯下滑,通過單店銷售計算商標權人的損失。被告一方的違法所得也要扣除運營成本后,才能計入商標權人的維權損失之中。
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一定在要在品牌創立之初就提上日程。打擊山寨,知識產權是關鍵,要重視商標注冊,如果涉及到包裝、配方還可以申請專利。前期做好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,做好第一手的前期注冊保護把這個風險預防到未來,把自己的產品跟經營模式向消費者推廣,更有效的識別我們的服務。后期要實時監控近似商標申請注冊情況,抓典型進行維權,以此降低維權成本。

鮑才勝來自面包之鄉——江西省資溪縣,十幾歲開始做面包,畢業以后到河南鄭州、信陽,江蘇鎮江,安徽等地開面包房。
2004年他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面包房,取名本人姓氏“鮑”字,創立了“鮑師傅”品牌,并首創了肉松小貝這一品類。鮑才勝坦言,自己此前對品牌保護確實沒概念,2004年開的店,到了2013年才想起注冊商標來。“當時就是想把糕點做好了,顧客自然就認我的正宗門店了。但是沒想到現在‘鮑師傅’能這么火,也沒想到侵權能這么惡劣。”
鮑才勝表示,目前在北京他們公司開出的鮑師傅門店只有14家,算上全國也才26家。但是光是北京地區山寨的鮑師傅就有200余家。
鮑師傅的公司已經將另外一家以“鮑師傅總部”的名義開展連鎖加盟的公司,訴至北京、南京、杭州的法院,法院已經受理,最早的開庭日期是3月14日。“他們公司加盟宣傳中用的圖片,都是我們公司門店的排隊照片。”鮑才勝表示。被起訴的公司全稱是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易尚”)。該公司擁有微博、微信公眾號“鮑師傅總部”賬號,并在該賬號以及部分網頁中,開設鮑師傅連鎖加盟業務,單店加盟費用9.8萬元以上。據其網站的信息顯示,目前該公司已經有百家左右鮑師傅加盟店。
通過商標網查詢發現,易尚注冊的“鮑師傅”商標,是一個帶圍裙、打領結的男子頭像黑白繪圖以及“鮑師傅”三個字和其拼音的組合。該商標注冊的申請日期是2015年9月。而鮑才勝在面包、糕點品類中注冊的商標,就是楷體的“鮑師傅”三個字,注冊申請日期為2013年4月。
鮑才勝的代理律師認為,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雖然目前在飲料和餐飲類別中擁有“鮑師傅”商標,但是其開設的門店或加盟店卻并非以售賣飲料和餐飲服務為主,而是像鮑師傅門店一樣,以售賣糕點為主或只售賣糕點。此外,易尚還在面包這一品類注冊了其2015年申請的圖文組合商標中的圖形部分,并將這兩個類別不同的商標混用,以此來打法律的擦邊球,是不正當競爭。同時,鮑才勝也委托律師對易尚在餐飲以及飲料類的鮑師傅商標,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了“無效宣告申請”。
而我們了解到,一般法院支持的維權損失會從多角度統計,如同一區域內品牌的市場份額較上一年度相比份額的變化。此外,因周邊加盟店增多,導致區域內單店銷售明顯下滑,通過單店銷售計算商標權人的損失。被告一方的違法所得也要扣除運營成本后,才能計入商標權人的維權損失之中。
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一定在要在品牌創立之初就提上日程。打擊山寨,知識產權是關鍵,要重視商標注冊,如果涉及到包裝、配方還可以申請專利。前期做好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,做好第一手的前期注冊保護把這個風險預防到未來,把自己的產品跟經營模式向消費者推廣,更有效的識別我們的服務。后期要實時監控近似商標申請注冊情況,抓典型進行維權,以此降低維權成本。
推薦內容 Recommended
相關內容 Related
- 在品牌建設國際化的助推下,柳州螺螄粉產業實現“彎道超車”05-12
- 中國品牌世界共享;聚力雙循環引領新消費05-12
- 平行進口商品上使用的商標是否侵害權利人的商標權?05-06
- 紅牛商標案入選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,涉案標的額超37億04-29
- 處在風口上的短視頻為何惹了眾怒?04-28
- 注冊商標無效宣告制度對馳名商標的保護04-25